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。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,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;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,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,淡泊名利,一介农夫,播撒智慧,收获富足。他毕生的梦想,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。
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的袁隆平,不畏艰难,甘于奉献,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1981年6月6日,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。
功成名就后,有人劝袁隆平“退隐”,认为他完全可以“躺在功劳簿上”了。他说,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自然探秘永无休;成功易使人陶醉,莫把百尺当尽头。”
无农不稳,有粮才安。袁隆平用一个又一个创新圆着他的种子之梦,也用行动证实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。
南方日报的记者曾经问:“您的中国梦叫‘禾下乘凉梦’,禾下怎么乘凉?”
袁隆平说:“对,我真做过这样的一个梦,还做过两次。我梦见,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,稻穗有扫帚那么长,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,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,我把这个梦叫‘禾下乘凉梦’。我现在很愿意让这个美梦早日成真,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。”
(选自《袁隆平传》,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)
【相关评论】
袁隆平给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,这样也就等于降低了人口增长率。他的研究成果击退了饥饿的威胁。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。他还给极少数人上了难能可贵的一课,东方农业科学的成就,已经超越了它的发源地西方各国。
——唐 帕尔伯格(美国)